当前位置:首页> 新闻动态> 展会新闻

“氢”观察|内蒙古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方案,绿氢市场引发展机遇

时间:2025-06-04 17:03 来源:HEIE组委会 点击:

 

6月3日,内蒙古自治区三部门联合印发《自治区高质量建设零碳园区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“《方案》”),明确提出通过绿电、绿氢与碳捕集技术(CCUS)的深度融合,到2025年底前建成一批零碳工厂。

这一政策不仅标志着内蒙古向 “全国首个省级零碳产业集群” 目标迈出关键一步,更将为氢能行业带来全方位的变革性机遇。

 

 

 

01

 

 

解读《方案》核心细则

 

这份重磅《方案》不仅绘制了零碳园区的清晰路线图,更释放出对氢能产业的强劲支持信号。

 

 

(图片来源: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)

 

1. 零碳工厂建设:传统产业“脱胎换骨”

《方案》要求,2025年底前在零碳园区内建成一批零碳工厂,并建立改造升级项目清单。

具体路径包括:

⑴绿氢替代:推动钢铁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用绿氢替代传统化石能源,例如氢基炼化、低碳冶炼等工艺,从源头削减碳排放。

⑵技术耦合:鼓励企业整合绿电、绿氢与碳捕集技术,形成“能源替代+碳回收”的双重降碳模式。

⑶评价标准:开展零碳工厂认证,倒逼企业优化用能结构,加速技术落地。

 

2. 碳捕集示范项目:从“排放”到“资源”

《方案》提出支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(CCUS)示范工程,重点突破两大方向:

⑴低成本捕集: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二氧化碳捕集成本,为规模化应用铺路。

⑵多元化利用:推动碳捕集管网与绿氢、绿醇制备系统耦合,拓展二氧化碳驱油、地质封存、矿化固废等场景,实现“变废为宝”。

 

3. 技术耦合场景:氢能+CCUS的“化学反应”

《方案》明确提出推动碳捕集与绿氢系统的深度融合,例如:

⑴二氧化碳制绿醇:用绿氢与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,既固碳又生产清洁燃料。

⑵熔融盐储能供蒸汽:氢能燃烧结合储能技术,替代燃煤锅炉为园区供热。

⑶驱油与封存:将二氧化碳注入油田提高采收率,同时实现地质封存。

 

 

 

02

 

 

站在工业零碳转型的“C位”

 

《方案》的出台,标志着在内蒙古氢能产业或将从从“边缘辅助”走向“核心驱动”。

一方面,内蒙古是钢铁、煤化工大省,传统产业转型将催生海量绿氢需求。未来,伴随着氢基炼化、冶金等工艺需大规模绿氢供应,或将直接拉动电解水制氢设备、储运基础设施投资;与此同时,绿氢的应用场景延伸,从交通领域(氢燃料电池车)向工业领域(炼钢、化工)渗透,氢能消费结构将进行转变。

另一方面,《方案》推动的“氢能+CCUS”耦合模式,为行业带来三大机遇:通过碳交易、绿电溢价等机制,氢能-CCUS项目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;企业为达标零碳工厂认证,将优先采用成熟技术(如氢能叉车、热电联供),倒逼产业链降低成本;二氧化碳制绿醇、驱油等场景,将催生“氢能衍生品”市场,拓展盈利空间。

 

对于内蒙古的氢能行业而言:

短期看:绿氢制备、储运、工业应用环节将迎投资热潮;

中期:技术耦合场景(如CCUS+氢能)将诞生新商业模式;

长期:氢能将成为工业零碳转型的“基础设施”,重塑能源格局。

展望未来,内蒙古凭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,并借政策东风,有望成为全国绿氢生产和应用的领跑者。

关于HEIE振威国际氢能展

 

·展会全称:北京国际氢能技术装备展览会

 

·展会时间:2026年3月26日—28日

 

·展会地点:北京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(顺义馆)

 

·主办单位:

中国能源研究会  振威国际会展集团   北京振威展览有限公司

 

·支持单位:

中国能源研究会氢能专委会    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    湖南省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

 

·参展范围

氢气储运及相关设备; 制氢设备技术与氢气供应;氢燃料汽车;燃料电池系统及成果应用;燃料电池及关键部件和供应技术;加氢站成套设备;氢液化工厂;低温液体泵动力设备类;气体测量与分析仪表类;车载供氢系统;氢能专利及成果转让; 应急防护及劳保用品;氢能示范区、学研机构;消防报警设备工业安防系统

 声明:

· 本文内容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保持信息完整性。

· 本文内有的信息、图片或素材,如无意中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· 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