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氢”观察|推动氢能存储装备规模化应用!四部门发文助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
时间:2025-09-24 15:00
来源:HEIE组委会
点击:
次

9月22日,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将氢能装备作为能源转型的核心抓手,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、技术和产业体系全球领先的战略目标。
氢能全链条技术攻关:从制氢到应用的系统突破
《意见》聚焦氢能产业"制-储-运-用"全链条技术瓶颈,制定了针对性的突破路径。在制氢环节,重点突破高可靠、长寿命、高效率的电解水制氢装备,尤其强调其对波动性电源的适应性。
这一要求直指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痛点——当前风光等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导致弃风弃光现象依然存在,而规模化离网制氢技术的开发,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就地转化和存储,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。数据显示,通过离网制氢技术,可使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率提升30%以上。
储运环节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,《意见》提出构建多元协同的储氢体系。一方面重点开发大口径抗氢脆高钢级管道材料、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等基础材料,解决氢气易导致材料脆化的世界性难题;另一方面加强固态、液态、深冷高压复合等储运技术攻关,研制高压管束集装箱、低能耗氢液化膨胀机等核心装备。
这种"材料+技术+装备"的三维突破策略,将有效解决氢能储运成本高、效率低的问题。预计到2030年,我国氢能储运装备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级别,高压气态、低温液态、固态储氢技术将分别占据45%、30%和25%的市场份额。
在应用端,《意见》布局了工业、电力、交通等多领域的多元化应用路径。工业领域重点突破富氢竖炉等装备,推动钢铁等行业低碳转型;电力领域攻克掺氢/纯氢燃气轮机和长时氢储能技术,为电网提供灵活调节能力;交通领域则聚焦大功率、高稳定性燃料电池研发,支撑氢能重卡等商用车辆规模化应用。
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《意见》提出加强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、氨燃烧等技术攻关,这些技术不仅能减少碳排放,还能拓展氢能的应用场景,实现"绿氢+"产业链的价值延伸。
自主可控与全球领先:2030年战略目标解析
《意见》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核心目标,这一目标的制定基于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态势。
《意见》还提出"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"目标,将推动氢能装备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。预计到2030年,我国氢能装备产业的整体投资回报率将攀升至20%左右,形成技术领先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。
"技术和产业体系全球领先"的目标不仅体现在规模上,更强调创新能力的提升。《意见》提出加强高温密封及高温抗氢脆材料等基础研究,正是为了突破"卡脖子"技术,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。
此次四部门联合发文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,绝非孤立的产业政策,而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布局。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,具有储能周期长、能量密度高、应用场景多元等特点,能够有效弥补风电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短板,是实现"双碳"目标的关键抓手。
从技术突破到体系构建,从自主可控到全球领先,这一政策不仅描绘了氢能装备产业的发展蓝图,更勾勒出我国能源转型的清晰路径。到2030年,当自主可控的氢能装备支撑起新型能源体系时,我国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占据战略主动,为实现"双碳"目标和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
关于HEIE振威国际氢能展
·展会全称:北京国际氢能技术装备展览会
·展会时间:2026年3月26日-28日
·展会地点:北京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(顺义馆)
·主办单位:
中国能源研究会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 振威国际会展集团 北京振威展览有限公司
·支持单位:
中国能源研究会氢能专委会 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 湖南省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
·同期展会:
cippe 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
·参展范围:
氢气储运及相关设备; 制氢设备技术与氢气供应;氢燃料汽车;燃料电池系统及成果应用;燃料电池及关键部件和供应技术;加氢站成套设备;氢液化工厂;低温液体泵动力设备类;气体测量与分析仪表类;车载供氢系统;氢能专利及成果转让; 应急防护及劳保用品;氢能示范区、学研机构;消防报警设备工业安防系统。
·联络我们:
参展咨询:吴经理 010-5617 6990
参观咨询:郑经理 010-5091 7033
媒体合作:吴经理 010-5617 6990
世界三大氢能展之一
一年一度的氢能盛宴
HEIE2026
诚邀您来参展、参观、参会
2026年3月26日-28日
北京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(顺义馆)
期待您的莅临
声明:
· 本文章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保持信息完整性。
· 本文内有的信息、图片或素材,如无意中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· 本文章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